本活動網站已到期,僅做為米洛科技網站範例使用
智慧晶片系統應用創新專題實作競賽(2021 5th創創AIOT競賽)
    CLOSE
  • 關於競賽
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• 競賽目標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競賽時程
    • 諮詢委員
  • 競賽辦法
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• 報名方式
    • 模客組說明
    • 創客組說明
    • 注意事項
  • 合作單位
  • 競賽資源
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• 企業模組資源清單
    • 元件採購補助申請說明
  • 繳件
  • 參賽隊登入
  • Copyright © 2017 MIRACLE

競賽題目

  • 首頁
競賽辦法
  • 創客組說明
    • 參賽規則
    • 競賽題目
    • 獎勵辦法

場域專家及業師針對實務需求共同命題。請針對下列二場域之關鍵議題擇一報名參賽。

長庚科技大學高齡長照產業人才培訓基地

高齡化社會是台灣不遠不近的未來,期望增進科技結合高齡照護的創新應用發展,提升照護效率,預防照護風險,推動健康福祉服務產業、帶動形成長照產業價值鏈。

左右滑動看表格
序 關鍵議題 問題描述
1 長者失能預防策略及回饋系統
  1. 依據長者的行動能力大致可以分為自主、不自主(失能)兩類。
  2. 目前在機構中,主要透過體適能評量(例如: 核心、心肺、肌力、柔軟度等),作為失能風險評估,讓家人能了解長者的行走、平衡等行動能力,但很多長者會因為不想麻煩家人,而沒有察覺自身行動力下降的情況,導致在家發生如廁跌倒等意外。
  3. 現有科技的互動式訓練,對於長者來說操作較複雜,希望能夠透過簡單、有趣的方式讓長者使用,同時具備家人和長者之間的互動回饋設計,讓科技好玩、有溫度,提升長者的使用動機,能夠減緩失能情況。
2 如何增進長者的營養飲食
  1. 營養飲食和方便用餐是長者們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,因為不正常飲食或營養攝取不足,都容易對長者的身心帶來影響,像是自主能力下降、生存意志減弱等問題。
  2. 由於長者的身體機能下降,食物質地不夠軟或缺少水分的話,對於長者而言可能會有吞嚥上的困難,但這樣的食物備餐較為困難。
  3. 加上有些長者衛教知識不足,對於飲食營養均衡較無概念,容易因為個人喜好或是吞噬能力下降而只吃偏好的品項,或是因在意價格而只吃便宜沒有營養的食物,造成營養不均。
  4. 現有食物餐盤工具能協助管控營養成分,但不易清洗存放,未來希望能有幫助長者們增進日常營養飲食的工具,維持他們的健康生活。
3 提供照服員照護或體驗輔具
  1. 由於現行法規補助規範,照服員多需要獨自照顧長者,但每位照服員體態素質不一,且常需要花費大量勞力,幫助長者固定姿勢以進行洗澡等照顧,增加長者在過程中受傷風險。
  2. 目前缺少方便攜帶的工具,讓照服員照顧長者能更省力,或是讓照服員體驗肢體無力的訓練設備,同理失能長者的需求以提供更好的照護品質。
4 提供便利又安全的居家沐浴設備
  1. 目前提供給長者使用的沐浴車大多應用於照護機構,因為居家收納空間不足、門檻高低差、管線操作、維修保養等情況,沐浴車並不方便於居家使用,當遇到要照顧體型較大或行動不便的長者時,就會造成照顧者的體力負擔。
  2. 多數長者喜歡穿著保暖、貼身的衣服,因此在洗澡時會有穿脫困難、溫差造成心血管問題等情況,加上因照顧人員體感與長者不同,而洗澡水過冷或過熱,會導致有些長者抗拒洗澡,但洗澡能為長者心情帶來乾淨舒適感和安全感,希望能提升長者的洗澡體驗。
5 如何提升居家用藥安全
  1. 由於身體機能下降,長者漸漸需要服用較多藥物,但當藥物積累過多,便難以確認散裝的藥物,因而有些長者會食用錯誤藥物,或是照護人員也無法協助長者正確吃藥。
  2. 現況藥物辨識流程較為複雜,需要請人員到府現場判斷,較難即時諮詢,未來希望幫助長者們在用藥安全性上把關並提供即時處理。
6 自訂議題
參賽隊可依照產業發展需求自訂題目。

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智慧化居住空間展示中心(Living 3.0)

將生活事物智慧化,包含空氣、水、土壤、交通、工作環境的智慧晶片系統應用,提升人類生活效率與舒適度,解決生活中不便利問題、減少資源浪費等效益,符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指標,為未來永續生活帶來新契機。

左右滑動看表格
序 關鍵議題 問題描述
1 提升建築中馬達使用檢測效能
  1. 馬達被廣泛應用於生活周邊各種設備,包含電梯、水/電力系統、中央空調…等,但馬達的健康情況,大多尚未被透明化管理,因為馬達多被安裝在不易觀察的位置,例如:電梯上方、頂樓、夾層內等。
  2. 一般會透過定期檢查來維護,但馬達維護保養的情況,民眾不容易確認,如果遇到不良廠商可能被收取不合理保養費,或是維護頻率不足,可能造成馬達故障,反而花費更多費用修繕,或甚至造成事故傷害,例如:電梯事故。
2 如何有效檢測建築中水塔/蓄水池水質
  1. 用水是人們生活的基本需求,因此水塔是建築中的必備設備,其中水塔的清潔或是管線漏水的問題,都可能影響人們是否有安全飲用水。
  2. 儘管台灣水質良好,但每年自來水管漏水率高達18%以上,水管一漏水,細菌和蚊蟲跟著進到水塔,將提高飲用水被汙染的機會。
  3. 目前水質的管控,主要透過定期安排水塔清洗,但水塔的清潔度或是管線老舊問題尚無法有效監測或預防,因為水質檢驗的化驗費用較高,加上現行並無法規規範須多久進行清潔維護,自來水廠多建議大眾可每半年清洗一次。
3 利用綠色能源增加緊急逃生設備效能
  1. 多數大樓配有緊急用發電機,以柴油發電為主,因應火災或是地震等災難發生時,電力可能中斷數天或數周的情況。目前在法令規範需至少供電2小時的情況下,如果發電機供電有限,每個逃生設備就無法有充足電源。
  2. 因而希望降低或是改變逃生設備的電力使用方式,以避免災難發生時,逃生設備無法使用而造成人員傷亡,此外如果逃生設備需安置於室外,需要考量因應日曬雨淋會造成電路受損、不易維護等問題。
4 如何增進火災預防或火場救災效率
  1. 火災事故時常造成嚴重的傷亡損失,因此建築防火區劃是防火安檢重要項目,幫助管理火災延燒及濃煙流動,並在火災發生時,為人員疏散避難爭取黃金時間,也做為消防人員救災據點。
  2. 現行各建築的防火區劃,多由人力負責巡檢,因而巡檢成本高且易流於形式,因為一般大眾會在收到巡檢通知後,暫時將放置在防火區劃的物品移開,待巡檢人員離開後又放置回原位,造成火災發生時的逃生阻礙。
  3. 此外,建築配置圖是消防人員救災的重要參考依據,用來判斷起火源或是潛在生命跡象的位置,如果建築內物體設置異動,將降低配置圖參考性,尤其工廠異動頻度高,容易造成救災時,攜帶錯誤的設備或救難難度提高。
5 提升影像辨識技術應用附加價值
  1. 影像辨識技術被應用在生活各種場域,包含校園、大樓、餐廳、商場等,主要作為提升管理效率工具,或是降低人力負擔,像是管理大樓人員進出、統計資產或倉儲運用、增加會議室或停車場使用效能等面向。
  2. 雖然影像辨識技術及蒐集資料量日益成熟且豐富,但現行的影像資料多作為當下辨識分析使用,對於資料長期且大量儲存後,能夠延伸運用的發展卻相對有限。
6 自訂議題
參賽隊可依照產業發展需求自訂題目。
資料傳輸中,請稍侯....
訂閱
退訂
採用全球最先進SSL 256bit 傳輸加密機制

競賽規劃執行團隊
主持人
陳春僥/國立高雄大學電機系教授
共同主持人
鄭光偉/國立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
簡淑慧/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教授
余怡珍/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
Copyright©2021 aiotchipcompeti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